你说什么?廊房归北京管?
| 招商动态 |2017-08-01
“廊房四兄弟”本来就在北京,好不好。大橙子吹牛一向打草兔图的。
大橙子,你骗人,不是说四兄弟么?怎么才三个圈圈,别急,老四在这呢。
I’m coming…
哦,da zhà lan,
Stop,瞧,丢人了吧。
为了断绝你跟女票面前显摆而被边上嗑瓜子的大爷鄙视的缘粪,
来,跟大橙子一起读:dà shi la'r,
什么,拼音还给小学生理课老师了?
您瞅准了,大湿烂儿。
没错,就是它,大栅栏商业街,原名:廊房四条。在北京,乳名盖过真名的主有一簸箩:知道鸟巢,不知国家体育场;知道鸟蛋,不知国家大剧院;知道鸟腿,不知道中央电视台新址;知道鸟人,不知道XX(此处省略省略号)
为啥姓“廊“?
明初,北京还没有外城(即:宣武、正阳、崇文一线以南,东便、广渠以西,西便、广安以东,左安、右安、永定以北)。
前门外还是一片荒凉,GDP约等于零。
于是永乐年间,政府在各城门外建造了店铺房屋,对外招商引资,这些店铺就被统称为”廊房“,相当于今天的XX商业街、XX步行街。
同时朱棣有计划的往北京迁徙了人口三万户(主要可着山西这只羊薅,童鞋们可曾听过“问我祖先在何处,山西洪洞tóng大槐树”)
于是北京人口一下涨起来了
如今人们不管租房还是买房,都得考虑附近有没有集市或者大超市,图个方便。古代人也是人,聚集多了自然就会催生市场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迭政局的动荡环境的变迁,其他几个城门外的”廊房“早已销声匿迹,只有前门外的这片活了下来,而且到了清末民初活的更是滋润。
为啥?先看看“廊家四兄弟”的别名。
“廊房头条”别名——灯街
这条胡同里驻扎着N家做灯的,其中两家还把生意做进了紫禁城。
清末民初,每逢正月十五,大栅栏地区还举办灯市,各家店铺门前各种花灯竞相点燃,大放异彩。
“廊房二条”别名——玉器古玩街
据说最兴旺时,这条胡同里共有店铺103家,其中90多家经营珠宝玉器,在当时的名气比老四“大栅栏“还大。比较NB的有聚源楼金珠店。(下图)
除此之外,二条里还藏着一家百年老字号,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“爆肚冯”。光绪年间起家,巅峰时曾是清廷爆肚专供。我们看看他家的粉丝都有谁,鲁迅、梅兰芳、尚小云、荀慧生、程砚秋、马连良、谭富英、老舍…不说了,不关注大橙子的估计最多认识5个。
“廊房三条”——锦盒包装一条街
旧时,三条专门为玉器和一些小件儿饰品做锦盒包装。因为命不好,东部不通,是个死胡同,混的比其他兄弟差一些,不过倒显得安静。
(不好意思没图)
“廊房四条”——大栅栏
童鞋们早有疑问为啥不叫四条,改名大栅栏了呢?
全都是因为街东口这扇精美的栅栏。
胡同口设栅栏始于明朝,清朝延续。
目的当然是为了百姓安(容)居(易)乐(管)业(理)嘛,跟里坊制度(街道办)是一个意思。又因为这儿的栅栏属于“栏”中翘楚,因此给加了一个“大”的桂冠。
话说大栅栏,它可是咱北京的第一条步行街。吃住行游购娱,样样有,可以说大栅栏商业街就是那个年代的嘉年华。
清末民初,如果你“头戴马聚源,脚踩内联升,身穿瑞蚨祥”行走在北京街头,就算的上是赤果果的炫富了。
现如今徜徉在大栅栏街头,蓦然回首满满的都是百年老店。
做帽子的“马聚源”,1817年创业,今年200岁。
做鞋的“内联升”,1853年创业,今年164岁。
(据说在他家做过一次鞋的达官贵胄,以后买鞋不用报尺寸)
做衣裳(其实不止衣裳)的“瑞蚨祥”,1862年创业,今年155岁。
(只说一件事: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,Made In 瑞蚨祥)
好了,“廊”家四兄弟的故事就聊到这吧。
不过瘾?是,大橙子也意犹未尽。还有那义和拳的一把“洋”火、南边“王皮蔡留”的烟柳地,西边“八大胡同”的风雪场没顾上说呢…..可眼瞅着到了上药的时间,为了本周末的胡同游,大橙子拼了!
要跟大橙子走胡同的,快戳链接报名
学橙福利—跟着达达逛胡同
三观不可贱
肉体亦挺坚
若为涨粉丝
客官请随便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